半导体衬底和外延的区别是什么?
在半导体产业链中,特别是第三代半导体(宽禁带半导体)产业链中,会有衬底及外延层之分,那外延层的存在有何意义?和衬底的区别是什么呢?
在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链,晶圆制备过程中存在两个重要环节:①是衬底的制备,②是外延工艺的实施。这两个环节的区别是怎样的,存在的意义又有何不同?
衬底 —— 由半导体单晶材料精心打造的晶圆片,可以作为基础直接投入晶圆制造的流程来生产半导体器件,或者进一步通过外延工艺来增强性能。
那么半导体“外延”又是什么呢?简而言之,外延就是在经过精细处理(切割、磨削、抛光等)的单晶衬底之上,再生长一层新的单晶。这层新单晶与衬底可以是同种材料,也可以是不同材料,这样可以根据需要来实现同质或异质外延。
因为新生长的单晶层会按照衬底的晶相进行扩展,所以被称为外延层。它的厚度一般只有几微米。以硅为例,硅外延生长就是在具有特定晶向的硅单晶衬底上,再生长一层与衬底晶向相同、电阻率和厚度可控的、晶格结构完美的硅单晶层。当外延层生长在衬底上后,整体就称为外延片。
对于传统的硅半导体产业来说,直接在硅片上制作高频大功率器件会遇到一些技术难题,如集电区的高击穿电压、小串联电阻和小饱和压降的要求难以实现。而外延技术的引入巧妙地解决了这些问题。解决的方法是:在低电阻率的硅衬底上生长一层高电阻率的外延层,然后在高电阻率的外延层上制作器件。这样,高电阻率的外延层为器件提供了高的击穿电压,而低电阻率的衬底则减小了基片的电阻,进而降低了饱和压降,从而实现了高击穿电压与小电阻、小压降之间的平衡。
就第三代半导体器件而言,这类半导体器件几乎都做在外延层上,碳化硅SIC晶片本身只作为衬底。SiC外延材料的厚度、背景载流子浓度等参数直接决定着SiC器件的各项电学性能。高电压应用的碳化硅器件对于外延材料的厚度、背景载流子浓度等参数提出新的要求。因此,碳化硅外延技术对于碳化硅器件性能的充分发挥具有决定性的作用,几乎所有SiC功率器件的制备均是基于高质量SiC外延片,外延层的制作是宽禁带半导体产业重要的一环。
吉致电子针对晶圆衬底和外延片特性,提供不同的CMP抛光液和解决方案。吉致电子专业研发生产半导体衬底抛光液,半导体抛光液,硅衬底抛光液,外延片CMP抛光液,大尺寸衬底研磨抛光液。尤其在碳化硅外延片的研磨抛光工艺上,有成熟且有效的CMP全系产品和方案,帮助客户提升效率及良品率。
无锡吉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
联系电话:17706168670
邮编:214000
地址: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新荣路6号
相关资讯
最新产品
同类文章排行
- 半导体衬底和外延的区别是什么?
- CMP设备及耗材对半导体硅片抛磨有影响吗?
- 什么是SIC碳化硅衬底的常规双面磨工艺
- CMP制程中抛光垫的作用有哪些?
- CMP化学机械抛光在半导体领域的重要作用
- 第三代半导体--碳化硅和氮化镓的区别
- 蓝宝石衬底抛光液--纳米氧化铝抛光液/研磨液
- 半导体抛光中铜抛光液和钨抛光液的区别
- 打磨碳化硅需要哪种抛光垫?
- 二氧化硅抛光液与硅溶胶抛光液有啥不同
最新资讯文章
您的浏览历史
